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

在金融風暴中還能做什麼投資?

什麼叫做低成本呢?我們以平日買股票最習慣以本益比來做高低價的參考(Price-to-Earning Ratio,P/E或PER),即股價除以公司獲利、稅後每股盈餘(Earnings Per Share,EPS),這是在市場最正常的時候才可用的衡量指標。但便宜的股價、底部區的股價則是改以淨值市價比(B/P,Fama &French)來衡量,淨值是資產負債表(Balance Sheet)上的總資產(Assets)減掉負債金額(Liabilities),也就是股東權益總額。股東權益總額的意義,就是這家公司從創立以來到現在,除歷年來發放掉的股利之外,累積多少盈利;如果每股淨值還是10元/股,那這家公司,經營多年、原地踏步,賺的多分掉了,沒保留累積一些;每股淨值在10元/股以下的,就要對所有股東說抱歉。因此,每股淨值是公司價值的底限,跌破淨值就是低成本。
當系統風險發生時,例如此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,股票市場遍體鱗傷、就會有長期股東不得不賣出持股、取用賣股所得資金周轉去了;在短線停損與長線周轉賣壓齊發的情形下,股價可能不跌也難,第一道防線就是股價對本益比失靈。第二道防線:當長短賣壓與融資自行了斷或是融資追繳,每天都接到券商問候的電話、營業員對人窮追不捨時,股價就可能會因為市場恐慌而跌破每股淨值;這個當下,就是準備進場的第一個時機 。
如果再跌呢?
因為,這第二道防線如果再被跌破、再跌、那股價肯定更難看;其實此時就是多數的投資人已對利空,由反應過度(Overreaction)到歇斯底里、失控了;股價再跌,不是投資人情緒需要安撫,就是這家公司可能有更深刻的風險被誘發(Induced)、經驗告訴我們、這一般是財務危機風險。
膽識是什麼?企業的併購
以風險溢價(Risk Premiums,Sharpe,1964)的觀點,情況如果越糟糕、未來的報酬溢價就可能會越高,但前提是,像這樣的公司必需要有財務奧援或業務整頓,甚至需進入重整處理;不能宣告破產保護、被下市後失去流動性。因為,通常像這樣的情形,都是企業競爭力出了很大問題,不僅沒有產品訂價能力,產品的生產標準肯定也是落在人家手中,產品也可能非當時主流系列。因此,這種股票理論上只適合那一些私募基金(Private Bank)或創投基金(Venture Capital)或原有大股東買進,因為只有它們的專業經理人對技術最懂;如台塑集團就對陷入大幅虧損的子公司南亞科的奧援不遺餘力、全力相挺;而這些公司也即有可能在母公司集團長期經營下、熬過寒冬、未來成為浴火鳳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